分享好友 技术首页 技术分类 切换频道

潘河和潘庄煤层气开发项目成功原因与启示

2020-07-14 15:018940能源杂志:孙茂远

从全国看来,潘河和潘庄项目仍是煤层气开发高产高效的个案,我国煤层气资源以难采资源为主,总体效益较低,还需要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潘河和潘庄煤层气开发项目位于山西省沁水盆地东南部,最初属于一个煤层气勘探区块。其中,山西沁水盆地潘河煤层气开发利用高技术产业化国家示范工程,是我国第一个煤层气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简称潘河项目;毗邻的潘庄煤层气对外合作项目,简称潘庄项目。

潘河和潘庄煤层气开发项目成功原因与启示

截至2018年,潘河项目累计产气量已达24亿立方米,产量高峰期单井平均日产达4700立方米,长期平均单井日产稳定在3200立方米左右。


潘河项目平均单井产量指标高于资源条件相似的美国黑勇士盆地,处于国际领先、国内最高水平。原设计稳产期5年,实际年产1.5~2.5亿立方米的高产稳产期已持续9年。预计潘河项目总产气量不仅大于探明可采储量数倍,也将远高于探明地质储量,即采收率至少超过150%。

潘河和潘庄煤层气开发项目成功原因与启示

潘庄是我国首个进入商业性生产期的煤层气对外合作项目。2016年11月1日潘庄项目正式进入生产期,截至2018年10月累计产气30.38亿立方米。保守估算年产5亿立方米以上稳产高产期可保持10年以上,至2028年累计年产气量至少79亿立方米,已接近探明可采储量数值。

潘河和潘庄煤层气开发项目成功原因与启示

潘庄项目是我国目前最成功的对外合作煤层气开发项目,技术和经济效果也好于预期。


从全国看来,潘河和潘庄项目仍是煤层气开发高产高效的个案,我国煤层气资源以难采资源为主,总体效益较低,还需要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开发成功原因初探


1998年,国务院批准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联公司”)在山西省柿庄南枣园区块,实施国家煤层气示范工程项目。由于外部和中联公司内部的复杂因素,该项目未能落实。


2004年以前,中联公司在全国广泛开展勘探工作,已基本摸清全国煤层气资源概况,当年决定选址率先打造精品煤层气开发项目,以提振全社会开采煤层气资源的信心。


再次启动枣园项目,还是寻找更适宜的“甜点区”实施开发示范工程?成为中联公司的首要抉择。在紧张、细致的调研中,不仅内部多次对比、研究,还请外部专家、院士召开专题咨询会。中联公司据此得出结论,沁水盆地东南部的探明储量区,除了煤层气资源的常规参数十分有利以外,著名地质学家刘光鼎院士的地质构造动力学和构造改造的理论推测,在某种程度上也坚定了重新择址实施示范工程的决心。


中国含煤盆地的基底有地台、褶皱带和中间地块三种类型,沁水盆地大地构造背景属于稳定的地台式基底,是一个构造活动相对较弱的克拉通内断陷盆地,煤层赋存条件简单,有利于煤层气的生成和保存,煤层气开发潜力大。而沁水盆地东南部寺河—潘庄地区,构造形迹叠加更为明显,预估其有可能成为煤层气开发的最为有利的区域。


因此,中联公司把国家煤层气示范工程项目,最终移址确定在原潘庄范围内的潘河,实践证明这是科学合理的决策,因而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的支持和批准。通过反复综合研究、科学决策的选址,奠定了潘河项目的成功基础。


潘河项目和潘庄项目互为比邻,资源条件相同,采用不同开采方式,殊途同归,各放异彩。


潘河项目全部采用直井采气。常规天然气开采,按照油气成藏和运聚规律,通常在背斜顶部布井。经过多次试验研究,潘河项目布井设计中,根据储层为5度~15度的缓倾斜、埋深小的实际情况,摒弃了传统的常规气布井思路,首选在含气量高的向斜区域或背向斜转折部布井。


由于本区域构造简单,地层平缓,主应力方向不明显,经模拟、分析,在井网设计中,首创并全面实施300米×300米的布置方式,取得了开采中井间干扰和连动形成早,达产周期短的良好效果。


潘庄项目则绝大部分采用水平井生产,由我国水平井技术的先驱北京奥瑞安能源技术公司负责施工。2006年开始完成的第一批6口多分支水平井,获得巨大成功。其中1口井最高日产10万立方米,平均单井日产3万立方米以上,占据了国内水平井的领先地位。为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潘庄项目还采用改进型单支水平井技术试采15号煤、多煤层合采等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潘河项目和潘庄项目多年保持高产稳产,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科技进步,是主要推动力。


从储存状态上来看,煤层气有别于常规天然气。常规天然气的储存以构造圈闭为主,呈正压状态,属于构造游离气;煤层气则生成与储存在煤层及上、下岩层中,以吸附状态为主,兼有游离气和构造气,采用煤系气的概念更为准确。


潘河和潘庄项目呈现高产和总产量大大超过预期的走势,主要是煤层气的特性决定。


一是与常规天然气的圈闭构造不同,随着煤层气的采气进程,储层压力下降,邻近区的煤层气流动补充。


二是储集于煤系地层中的气体也成为补充气源,特别是多层合采、压裂作业的条件下,煤系地层中的致密气和页岩气成为增加煤层气总产气量的贡献者。


煤层气的探明储量评估,多采用体积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实践证明可能大幅低估了特定区块的探明可采储量和地质探明储量,因此给潘河和潘庄项目这样的采气区带来意外之惊喜。


据澳大利亚煤层气专家介绍,美国的圣胡安盆地和澳大利亚的悉尼煤田等,也有类似累计产气量显著高于可采储量和地质探明储量的情况。


几点启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潘河项目和潘庄项目的成功运营实践,给我国煤层气开发带来以下启示。


一、煤层气开采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


煤层气的生成、储藏及运移特点,使其地面开采显著有别于常规天然气,也有别于煤矿井下抽采。因此,煤层气地面开采,不能简单套用常规气和井下抽采的概念和技术,应当根据其特点和规律,既有对相近行业技术上取长补短,更要有发展和创新。


二、要根据我国煤层气特点深入研究优选甜点区和配套开发方案


国外煤层气开发主要考虑埋深、煤厚、甲烷含量、含气饱和度、资源丰度、水文地质等因素。我国难采煤层气资源比例大,特别是地质构造变动大,在区块选择和制定开发方案时,还应当从地质动力学和地质构造变动方面,进行深入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根据综合因素,选择适合的开发方案和配套技术。


三、把握技术方向和施工质量


科技进步是企业乃至煤层气产业的永恒推动力。鉴于我国复杂的煤层气资源条件,建议国家持续并加强煤层气重大国家科技专项,特别着重在各类不同资源条件的示范工程建设,以工程带动科研,形成适合我国情况的系列煤层气技术、装备和工艺。以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以经济效益培育市场,以市场化促进煤层气产业发展。


潘河和潘庄项目的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的优质工程质量,无疑是取得最佳开发效果的可靠保障。目前,我国煤层气行业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的低成本战略,催生层层转包、低质低效的施工,低产井、无效井众多,应引起高度重视。


四、煤层气开发急需相关政策跟进


潘河和潘庄项目总产气量的走势不仅远超预期,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煤层气探明储量评估的概念,成为煤层气开发的亮点,鼓舞煤层气投资人的信心。比如可采资源量大幅提高,采收率大幅提高,预期经济效益大幅提高,高产稳产期大幅增加……前景看好了,效益提高了,市场就可能回暖了。


潘河和潘庄项目的实践,也从一个侧面证明:煤层气区块内的致密气等非常规气,对煤炭开采期的瓦斯防范有重要影响,对煤炭开采期向大气排放甲烷量也有重要影响;“煤层气区块内的煤层气、致密气、页岩气三气合采,享受同等优惠政策”的建议,科学合理。建议国家及时跟进煤层气勘探开发管理政策,以促进我国煤层气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文章来源于网络。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山西一煤层气项目日前开工
由山东省煤田地质局三队承揽实施的山西一煤层气项目日前开工。该项目设计钻探多口定向井,采用二开成井,一开下入244.5毫米表层套管,二开按照轨迹定向施工至3#、15#靶点位置,至峰峰组灰岩完井。经过前期紧张筹备和钻前井场标准化建设,项目组在开工当日即完成钻进314.00米。图为项目施工现场。

0评论2023-04-191153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中深层煤层气水平井施工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成功实施山西省左权西区块首口中深层煤层气水平井超大规模极限压裂施工作业。该井累计完成8段24簇压裂,累计加砂量超2900立方米,注入液量超27000立方米,平均排量超19立方米/分钟,是沁水盆地东缘目前在极寒天气下成功实施的超大规模水平井压裂之最。该井压裂作业的成功实施对该区探索

0评论2023-03-132859

中国煤科西安研究院助力山西省推动深部多煤层煤层气规模发展
近日,中国煤炭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成功揭榜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项目“深部煤层气多煤层水平井共采技术研究”。目前,西安研究院已完成与山西省科技厅、项目需求单位的三方合作计划任务书签订,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实施。山西省科技重

0评论2022-07-196280

中国煤科西安研究院承担的淮北芦岭煤矿分段压裂水平井地面煤层气抽采示范工程成功实现长距离水平段远端对接
6月20日7点28分,伴随着直井井口水柱的快速冲出,中国煤炭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承担的“芦岭煤矿分段压裂水平井地面煤层气抽采示范工程(四期)”项目按设计完成了水平段钻进,并与排采直井成功对接。该井钻井深度2150米,水平段钻进长度12

0评论2022-07-1217290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研发煤层气(瓦斯)地面抽采新技术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通过艰苦的科技攻关,改变了我国软煤煤层气地面抽采技术发展停滞不前的局面

0评论2021-03-15871

中煤科工西安院煤矿区地面煤层气分段压裂水平井技术应用再创佳绩
近期,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研究院)在安徽某井田实施了1组煤层顶板水平分段压裂井,该井创造了我国碎软低渗煤层的煤层气水平井单井日产气超万方的最高记录。

0评论2021-01-28907

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获2020年度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前身是1956年5月在北京成立的“北京煤田地质科学研究所”,1965年整建制迁至西安,现隶属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为中央管理的大型科技型企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煤炭系统专业从事煤炭地质与勘探,在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地质保障技术、装备与工程领域唯一具有突出优势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0评论2020-12-1010109